吉林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4-06-25 12:14:14 发布作者: 贝博米乐体育
3月20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年吉林市环境质量状况等方面情况新闻发布会。吉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懿,吉林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孙尚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忠实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以坚定的决心、空前的力度、超常的举措,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城市空气优良天数324天,同比增加2天;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优于省考核目标要求;6项污染物连续三年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方面,19个国控断面中,有17个断面达到优良标准,剩余2个也达到了考核要求,劣五类水体全部消除;松花江出境白旗断面连续四年保持在二类优水质;县级及以上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方面,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一定效果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9.86%。
第一,从始至终坚持“高位引领”。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将建设自然生态优美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重要发展的策略,明晰了城市发展定位。特别是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对我市建设自然生态优美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进行了更加细致、明确的部署,全面描绘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美好蓝图。
第二,从始至终坚持“服务大局”。靠前服务重点项目,完成全市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或备案220个,没有一个项目因环评审批原因而影响开工建设。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实行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督管理体系,年内共办理排污许可证786件。
第三,从始至终坚持“奋力攻坚”。我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其中重点项目完工率达到91%,位居全省前列;开展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查整治,问题整改率达98.8%;坚定实施秸秆全域禁烧,持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秸秆违规无序露天焚烧现象逐年减少。推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完工项目17个;慢慢地增加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化工园区2万吨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深入开展水生态持续修复,辉发河建成生态缓冲带29.8公里、湿地90万平方米;系统推进鳌龙河流域治理,省控断面鳌龙河大桥和糖坊桥实现消劣。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完成23家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全方面推进土壤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完成育林村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等项目,吉林化工学院丰满校区C地块污染治理、吉化染料厂土壤源头管控等项目加速实施。统筹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办理,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我们始终“守住底线”。编制完成《吉林市“三线一单”动态更新调整报告》,划定管控单元170个;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治率达到100%;快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无废细胞”127个;完善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年内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2024年,我们将忠实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全力打造“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城市发展的策略,以快速推进美丽江城建设为主题,全力完成“1034”工作目标。
我们将以攻坚姿态快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以重点突破带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行动、秸秆全域禁烧行动,持续加强协同减排和源头防控;开展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严格实施“四个第一时间”水质管控机制,保持持续良好势头;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行动,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一定效果保障;开展农村环境整改治理提速行动,慢慢地增加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在努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上,开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质效提升”行动,强力推动重难点问题整改解决;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提速行动,推动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行动体系;开展守护美丽江城强化监督行动,压茬组织系列专项执法,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在强化示范引领和有效防控风险上,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全域覆盖行动,用创建成果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防控行动,持续筑牢美丽江城建设的安全根基。
一是大力推动产业生态化,拟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美丽江城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动生态强市提档升级。二是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化,打造域内生态环保服务商资源池,探索建立生态环保数字产业园区,建立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服务体系,补齐生态环保产业链。三是全面做实服务精细化,通过精准强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多策并举推动助企纾困、创造宽严相济监管环境,牢固树立大环保大服务理念,打造健康优质的营商环境。
一是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扎实开展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以党的全面领导,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二是实施对标攻坚工程,建立重点工作任务五项清单,拆分任务、拆实责任、拆细动作,力争各项考核任务进入全省优秀行列。三是实施满意提升工程,成立局生态环境民生问题受办中心,全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四是实施数字赋能工程,构建美丽江城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3月20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年吉林市环境质量状况等方面情况新闻发布会。吉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懿,吉林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孙尚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忠实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以坚定的决心、空前的力度、超常的举措,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城市空气优良天数324天,同比增加2天;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优于省考核目标要求;6项污染物连续三年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方面,19个国控断面中,有17个断面达到优良标准,剩余2个也达到了考核要求,劣五类水体全部消除;松花江出境白旗断面连续四年保持在二类优水质;县级及以上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方面,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9.86%。
第一,始终坚持“高位引领”。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将建设自然生态优美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明晰了城市发展定位。特别是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对我市建设自然生态优美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进行了更加细致、明确的部署,全面描绘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美好蓝图。
第二,始终坚持“服务大局”。靠前服务重大项目,完成全市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或备案220个,没有一个项目因环评审批原因而影响开工建设。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实行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体系,年内共办理排污许可证786件。
第三,始终坚持“奋力攻坚”。我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其中重点项目完工率达到91%,位居全省前列;开展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查整治,问题整改率达98.8%;坚定实施秸秆全域禁烧,持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秸秆违规无序露天焚烧现象逐年减少。推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完工项目17个;不断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化工园区2万吨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深入开展水生态持续修复,辉发河建成生态缓冲带29.8公里、湿地90万平方米;系统推进鳌龙河流域治理,省控断面鳌龙河大桥和糖坊桥实现消劣。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完成23家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全面推进土壤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完成育林村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等项目,吉林化工学院丰满校区C地块污染治理、吉化染料厂土壤源头管控等项目加速实施。统筹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办理,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我们始终“守住底线”。编制完成《吉林市“三线一单”动态更新调整报告》,划定管控单元170个;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治率达到100%;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无废细胞”127个;完善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年内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2024年,我们将忠实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全力打造“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城市发展战略,以加快推进美丽江城建设为主题,全力完成“1034”工作目标。
我们将以攻坚姿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以重点突破带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行动、秸秆全域禁烧行动,持续加强协同减排和源头防控;开展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严格实施“四个第一时间”水质管控机制,保持持续良好势头;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行动,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速行动,不断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在努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上,开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质效提升”行动,强力推动重难点问题整改解决;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提速行动,推动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行动体系;开展守护美丽江城强化监督行动,压茬组织系列专项执法,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在强化示范引领和有效防控风险上,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全域覆盖行动,用创建成果促进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防控行动,持续筑牢美丽江城建设的安全根基。
一是大力推动产业生态化,拟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美丽江城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动生态强市提档升级。二是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化,打造域内生态环保服务商资源池,探索建立生态环保数字产业园区,建立完整企业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服务体系,补齐生态环保产业链。三是全面做实服务精细化,通过精准强化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多策并举推动助企纾困、创造宽严相济监管环境,牢固树立大环保大服务理念,打造健康优质的营商环境。
一是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扎实开展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以党的全面领导,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二是实施对标攻坚工程,建立重点工作任务五项清单,拆分任务、拆实责任、拆细动作,力争各项考核任务进入全省优秀行列。三是实施满意提升工程,成立局生态环境民生问题受办中心,全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四是实施数字赋能工程,构建美丽江城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